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帶來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2015至2017年期間,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進行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18歲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為11.2%。巨大的患病率和因血糖控制不佳導致并發癥提前出現,給國家、社會、家庭、個人帶來沉重負擔。因此,對于糖尿病病友而言,糖尿病規范治療及血糖控制達標顯得尤為重要。目前糖尿病規范化綜合治療措施主要為“五架馬車”,其中運動鍛煉治療是糖尿病 “五駕馬車”治療方式之一。糖尿病病友怎樣規律運動鍛煉治療才能最大獲益?常給病友帶來困惑。就糖尿病病友常見運動鍛煉疑惑,給予逐一解答。
1.糖尿病病友規律運動鍛煉有哪些獲益:
答:糖尿病病友規律運動可有以下獲益:①規律的運動鍛煉治療,不僅可以控制病友的血糖,還能改善其肌肉運動功能,改善2型糖尿病病友的胰島素敏感性。②可以改善糖尿病病友的脂肪和蛋白質代謝,改善病友的體質成分及脂肪分布。③可以減少糖尿病病友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同時可以預防和減少糖尿病并發癥;④規律運動鍛煉治療可以愉悅病友心情、改善病友心理狀態,提高病友的生活質量。
2.糖尿病病友運動應遵循哪些原則?
答:糖尿病病友進行運動時應遵循以下原則:①運動鍛煉治療應遵照“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的總原則。②制定個人運動目標及計劃,每個糖尿病病友個人喜好及體質情況不一樣,因此運動目標和計劃亦不同;③因運動過程中會增加低血糖發生的風險,不合適的運動治療會加重糖脂代謝紊亂,因此最好由專業人員和病友一同制定運動目標及計劃,從而確保糖尿病病友在運動鍛煉治療上的科學性和安全性。
3.糖尿病病友運動鍛煉治療的適應癥和禁忌癥有哪些?
答:不是每個糖尿病病友都適合運動鍛煉治療來進行糖尿病治療,應掌握其適應癥及禁忌癥。糖尿病病友運動鍛煉治療的絕對適應癥:①空腹糖耐量受損病友或/和糖耐量減低的病友;②無顯著高血糖和嚴重糖尿病并發癥的病友。病友運動鍛煉治療的相對適應癥:①有微量蛋白尿的病友;②無眼底活動性出血的單純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病友;③輕度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病友;④無糖尿病性酮癥酸中毒的1型糖尿病病友。病友運動鍛煉治療的禁忌癥:①血糖大于16.7mmol/L的病友;②患有糖尿病性酮癥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滲狀態的病友;③處于急性感染期的病友;④患者有糖尿病增殖性視網膜病變的病友;⑤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病友,如:嚴重心律失常、不穩定性心絞痛、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等;⑥存在有嚴重低血糖的病友;存在以上有運動禁忌癥的糖尿病朋友,可以待病情控制穩定后再進行逐步恢復運動鍛煉治療。
4.糖尿病病友對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怎樣選擇?
答:糖尿病病友運動方式的選擇依據每個人平時運動習慣和個人身體健康情況進行,同時還應遵循“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原則。最有效的運動方式為有氧運動,即運用大肌群完成的間歇性、持續性運動。常見運動的強度可歸納分為以下三類:①低強度運動如:散步、購物、做家務、打太極拳、跳交誼舞、做體操、打桌球、平底騎車;②中等強度運動如:疾步行、羽毛球、乒乓球、高爾夫球、慢跑、劃船、跳繩、爬樓梯、爬山等;③較高強度運動如:網球、籃球、游泳、快節奏的舞蹈、健身操、騎自行車上坡等。每種運動方式可以交替進行,以免長期同一種運動方式導致同一部位及關節的損傷。
運動強度計算有兩種方式:
①簡易計算法:運動時監測的脈率(次/分鐘)=170-年齡(歲);②自身感覺:微微氣喘但還能與同伴正常交談。
至于每次運動強度和方式最終選擇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根據個人當時身體狀態進行隨機調整,不一定非要達到最有效的有氧運動,以免過度運動所造成的損害。
5.糖尿病病友對運動持續時間和運動頻率怎樣選擇?
答:對于糖尿病病友的運動持續時間和頻率的選擇,建議:①病友每次運動持續的時間約20-60分鐘為宜,但其中不包括運動前的熱身運動和運動后期的整理運動。②每周以3-5次的運動頻率為佳。③病友還應該在進行數周至一個月的周期運動后,逐漸調整運動頻率、持續時間和運動強度,以免短期內高頻率、長時間、高強度運動導致的急性損傷。④若無整段時間進行運動鍛煉,亦可采納見縫插針式的運動模式進行運動,零散的運動時間積累起來也有一定效果,譬如上下班路上、接送孩子上學時、遛寵物時、看電視時、做家務時、購物時等。
6.糖尿病病友運動時機怎樣選擇?
答:推薦糖尿病患者朋友運動最佳時機在餐后0.5-2小時進行,但還因注意以下幾點:①不要在空腹時進行運動。②不要在夏天正午陽光暴曬時運動。③不要在寒冷的清晨進行運動。④不要在濃霧或霾未散盡時進行運動。⑤不要在個人使用藥物發揮最強效應的時間段進行運動。
7.糖尿病病友運動前應注意哪些事項?
答:糖尿病病友運動前應注意以下事項:①運動前要告知家人自己運動的場地,最好能有家人或親戚朋友陪同。②選擇視線較好、環境好、相對平整及安全的室外場地;天氣不好時可以選擇室內場地。③衣物的選擇為吸汗能力強、寬松的棉線衣服為宜。④宜穿松口的淺色棉線襪子,這樣可以較快發現足部的損傷情況;穿大小合適的柔軟、厚底的運動鞋,穿鞋前檢查鞋子內有無異物,防止運動過程中足部損傷。⑤患有運動性關節疾病的病友,還應佩戴護踝、護膝、護腕等器具,防止關節進一步損傷。⑥病友在運動前可依據本人當時所監測的血糖情況,適當減少降糖藥物的劑量。⑦運動前應進行血糖監測,血糖偏低時可適當加餐。⑧注射胰島素治療的病友,胰島素注射部位宜在腹部進行;避免肢體部位進行胰島素注射時,運動時加快其胰島素的吸收,從而導致低血糖發生風險增加。⑨對于佩戴胰島素泵的病友,不宜進行幅度較大、劇烈的運動,避免胰島素泵管道及針頭脫落。
8、糖尿病病友運動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答:糖尿病病友運動過程應注意以下事項:①病友在運動前應進行熱身運動5-10分鐘。②運動時要隨身攜帶糖果和餅干,在運動過程中出現乏力、心悸、手抖、出冷汗、饑餓感、站立不穩等低血糖癥狀時,應即刻停止運動并立即進食進行有效自救。③隨身攜帶糖尿病救急卡,救急卡上標注本人姓名、家人聯系電話、住址、自己目前使用藥物的名稱,在出現緊急情況能得到快速救治。④炎熱天氣要及時補充水,攜帶一定量的涼水,防止脫水及中暑,但一次性喝水不宜過多,避免胃腸不適;出現中暑時,立即就地在陰涼通風處休息,適當補充一定量的涼淡鹽水,切忌飲汽水及含糖飲料。⑤寒冷季節運動時要注意保暖,同時因避免道路濕滑摔跤。⑥注意心律變化及本人自身感覺,適時調整運動強度及運動持續時間。⑦病友在運動過程中若出現乏力、胸悶、胸痛、憋氣、呼吸困難及腿痛等不適情況時,應立即停止運動,原地休息;在休息一定時間后上述癥狀無明顯改善或逐漸加重,應立即就醫。
9.糖尿病病友運動后應注意哪些注意事項?
答:糖尿病病友運動以后應注意以下事項:①病友在運動即將結束時,不要忘記進行整理運動,應做5~10分鐘的恢復整理運動,并使心率逐漸降至運動前水平,不要突然停止運動。②不要運動結束后立即洗涼水澡,可休息一段時間后(心率降至運動前水平)再洗澡,最好洗溫水澡,還應及時補充水分。③及時擦汗,立即更換汗濕的衣服及鞋襪,避免受涼;不要運動后立即進空調房。④運動后要監測一次血糖,掌握不同運動強度、持續時間對血糖變化影響的規律,如出現低血糖,可適當降低運動強度和持續時間。⑤運動結束后還應檢查雙足,檢查雙足有無紅腫、青紫、水皰、血皰、破潰、感染等。⑥關注運動后的個人感覺,若運動后出現持續性疲勞、運動當日失眠、運動后持續性關節酸痛等不適癥狀,則提示其運動強度或持續時間過量。⑦長時間大運動量的運動結束后,病友的飯量也需適當增加,如郊游、爬山、踢足球、打籃球、長距離騎行等。
總體而言,糖尿病病友規律運動獲益多多;運動應在醫生或專業人士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堅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原則。運動前做好充足準備,運動中應注意個人身體的感受,有不適時應立即休息,運動后要仔細檢查足部變化。運動期間要及時調整飲食、藥物及運動量,并監測血糖,防止血糖過高或低血糖發生,確保血糖安全達標。
安徽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胡國平